推荐指数:5颗星
会籍:万豪钛金
作为一枚万豪钛金会员,这些年也住过不少品牌酒店,但去年6月第一次打卡三亚山海天JW万豪时,还是被它的体验圈了粉,之后只要身边朋友计划去三亚,我都会第一时间把这家酒店推荐出去。当时入住的是山海榭套房,单是那方超大阳台就足够让人印象深刻——站在阳台门口就能感觉到空间的开阔,实际体验后发现,它的面积甚至比房间内部还要大,足够放下休闲躺椅、小茶几和绿植盆栽。清晨时,能迎着第一缕朝阳看海面波光粼粼;傍晚时分,又能伴着落日余晖吹着海风,连远处的海岸线轮廓都看得清清楚楚,那种沉浸式的海景体验,至今想起来都觉得惬意。除了硬件亮眼,当时的服务也没让人失望,从办理入住时前台耐心讲解设施位置,到每日打扫时客房阿姨把随手乱放的衣物叠得整整齐齐,再到需要额外物品时快速响应的服务,每一个细节都透着专业和贴心。
此次入住因为霸总不差钱,作为万豪500天的入会籍“新人”的我有幸窥见一下顶奢品牌之一的jw万豪总套。
前两晚在喜来登别墅住了两天,那种远离喧嚣的松弛感还没完全从身上散去——在别墅里能慢悠悠地在庭院散步,能在泳池边安静喝茶,整个人都处于慢节奏的状态里。但当酒店工作人员推开总套房门,把我迎进去的那一刻,之前的松弛感瞬间被激动取代,心里满是“原来这就是顶奢房型”的震撼,那种直观的冲击感,真的很难用语言准确描述出来。
仔细体验后发现,总套和去年住的山海榭套房相比,差别确实很明显。最直观的就是用料和质感,总套里无论是大理石,还是墙面的装饰材质,再到家具的选择,都透着更浓郁的奢华感,摸上去能清晰感觉到材质的扎实,细节处理也更精致。总套的面积足足有217平,是我目前为止住过的最大套房,虽然空间超大,但完全没有空旷冷清的感觉,反而因为合理的区域划分,显得既开阔又温馨。之前住海口喜来登的套房时,就总觉得有些“傻大”的浪费感——客厅里只摆了一张大桌子和几组沙发,剩下的空间就空在那里,显得很单调。但这家JW万豪的总套完全不会,从客厅、餐厅、书房到卧室、衣帽间,每个区域都有明确的功能定位,甚至连休闲区都布置得很用心,既保证了空间的通透感,又不会让人觉得杂乱。
更让我惊喜的是总套的细节维护和隔音效果。走进房间时,几乎闻不到海边酒店常见的潮湿霉味,空气里反而有种淡淡的清新气息,能看出来酒店平时的清洁和维护做得非常到位,连卫生间的瓷砖缝隙、家具的边角都干干净净,没有一丝灰尘或污渍。隔音效果也远超预期,之前在其他酒店住时,偶尔会听到走廊里的脚步声或说话声,但在这里,即使打开房门能听到外面走廊传来的背景音乐,关上房门后,房间里瞬间就安静下来,完全不受外界干扰,这种安静又私密的环境,让人住着特别安心。

山海榭套的阳台

山海榭客厅

山海榭的房间

傲途格的泳池


总套的房间

总套的客厅

酒店的大堂,挺大气的
走进总套的核心区域,最先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家具的品质——客厅里的沙发明显上了一个台阶,指尖触碰到的细腻柔软,坐上去时能感觉到恰到好处的支撑感,不会塌陷得松散,连扶手处的缝线都工整得没有一丝偏差;餐厅的餐桌更是透着质感,桌面打磨得光滑如玉。
客房的整体布置也藏着不少用心的细节,小到床头柜上摆放的台灯,大到卧室里悬挂的遮光帘,每一处都透着精致。更让人意外的是第二天,打扫人员整理完房间后,还专门在客厅茶几上摆了个小巧的摆设——非常用心,却不知该摆回原位还是收起来,反倒让人多了几分“怕破坏这份精心”的小尴尬。
说起来,这次总套的实际入住体验,甚至超过了我之前对南京丽思卡尔顿行政套的印象(不过那次入住还没来得及整理成体验文,回头再慢慢写)。无论是硬件配置的质感,还是细节处的服务温度,都远远超出了我对JW万豪品牌的标准预期,尤其和去年在这家酒店住山海榭套房的体验比起来,更是有种“从舒适到奢享”的跨越感。
这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市场准则果然没错——单说总套的需求响应速度,就足以让人印象深刻。各种高效又贴心的服务,确实配得上顶奢房型的定位。






阳台看出去,楼下有大阳台的应该是网红房型679?

书架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酒店标配了行政酒廊,单说酒廊的饮料供应,就比现在很多万豪系酒店显得格外“大方”——对比当下不少同集团酒店藏着苏打水、甚至连无糖可乐都要主动问才可能提供的情况,这里的饮品选择堪称全面,常见的碳酸饮料、果汁、气泡水等一应俱全,不用刻意询问就能自由取用,这点体验感确实难得。
关于万豪系酒廊饮品供应的变化,我其实想单独聊两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以前万豪、喜来登等同级别及以上品牌的行政酒廊,苏打水、无糖可乐都是无限制自由供应的,甚至部分配备酒廊的万怡酒店也是如此。但从今年年初开始,这种情况逐渐变了,不少酒店从最初的限量提供,慢慢变成不问就没有,有些时候即便主动问了,得到的回复也是“暂时没有”。眼看着万豪系不断扩张会员版图,是不是也该多考虑下老会员的体验?这样压缩基础权益的做法,真的合理吗?
言归正传,回到这家酒店的行政酒廊本身。酒廊的菜品谈不上有多丰盛,没有太多花哨的品类,但热菜、冷盘、甜点的搭配很均衡,绝对能让人吃饱。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服务,绝大多数服务员都非常热情,全程保持着饱满的情绪,主动帮忙添饮品、清理餐盘,这里要特别表扬下Lydia小姐,不仅会主动询问口味偏好,还会贴心介绍当天的特色菜品,服务细节很到位。
酒店的早餐同样值得说道,整体选择非常丰富,从中式的粥品、面点,到西式的面包、培根,再到新鲜水果、酸奶等,品类覆盖很全。不过对我这种“肉食动物”来说,早餐热菜里蛋白质的占比略低,碳水化合物的品类相对更多,吃起来会觉得有些不过瘾,但这更多是我的个人偏好问题,算是白璧微瑕。
早餐的补菜速度也值得肯定,几乎不会出现餐台空盘的情况,哪怕是临近11点收餐时间,餐品依然保持着充足的供应。有趣的是,很多客人和我一样,都是卡着收餐时间来吃早餐,大概是出来度假,大家都想多睡会儿,彻底放松下来吧。早餐的服务也延续了酒店的高水准,刚进入餐厅,服务员就会主动上前询问需要什么饮料,咖啡、茶、果汁等都能直接送到座位上,免去了排队打饮料的麻烦,体验很顺畅。
说到三亚的餐饮,大家第一反应大多是海鲜。这次我也特意去第一市场逛了逛,找了家店加工品尝,但实际体验有些失望——海鲜的价格并没有比内陆便宜多少,新鲜度也没能拉开明显差距,并没有感受到预期中的“海边优势”。酒店内的餐饮符合品牌定位,无论是菜品口味还是用餐环境,都保持着稳定的高品质。







到这里是酒廊

后续是早餐,罗宋汤我很喜欢







不难为自己了,几乎不去健身和游泳,泳池也只是“泡澡”
这里必须再次单独表扬Lydia小姐——无论是在行政酒廊的日常服务中,还是偶尔在酒店公共区域偶遇时,她始终保持着热情又不失分寸的态度,既能精准记住客人的偏好,又不会过度打扰,这种细腻的服务意识,让人觉得格外舒服。
其实在入住期间能明显感受到,这家酒店的员工在服务上是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线”——这条线区分开了“完成任务”和“主动用心”,不少员工都能在线之上提供服务:比如路过大堂时,礼宾会主动微笑问好;在餐厅用餐时,服务员会及时注意到空盘并撤换,全程不用客人反复提醒。这种体验,让我想起之前在浦东丽思卡尔顿感受到的“全员在线”的细致服务,没想到在三亚山海天JW万豪的各阶层员工中,也能找到相似的质感。
不过也想说句老生常谈的话:员工的服务付出,往往和收入是正相关的。现在酒店业整体环境不算轻松,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能保持基本的服务规范已属不易。所以除非遇到特别不正常的服务情况,我一般不会去刻意抱怨——毕竟能感受到他们在岗位上的用心,就已经值得认可了。
即将结束行程离开时,看着酒店熟悉的轮廓,非常不舍了——期待确实很高而来,却没想到这段时光会被如此多的温暖填满,成了心里舍不得忘记的印记。
总套的质感不是冰冷的奢华,是能让人卸下疲惫的踏实。更难忘的是那些带着温度的瞬间,员工笑着说出问候,礼宾路过时自然问,你好,需要帮忙拿东西吗,帮忙打咖啡的早餐服务员。他们没做到极致完美,可在当下的酒店业环境里,这份“愿意多走一步”的用心,一次次戳中内心最软的地方。我相信这些服务并没有因为总套客人而区别对待。
旅程接近尾声,其实三亚最迷人的,应该是它的风景,但是让这个风景沉淀的正是每一家用心对待旅客的酒店。万豪系的硬件软件均明显在线。若没有这里的舒适与温暖,再美的海景也只是匆匆掠过的画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酒店,那些风景才变成了藏在记忆里、想起就会觉得温暖的片段。对我这个万豪新钛金来说,这里满是“值得再来”的理由,下次来三亚,我一定还会回到这里。当然,下次没有霸总,就没有总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