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系列文章,先把目录列出来:
序章:一次由埃及汇率贬值40%所带来的冲动和行动;飞行 | 主流篇:美国航空、日本航空和卡塔尔航空的三款反鱼骨商务舱体验;飞行 | 特色篇:芬兰航空固定靠背越洋商务舱和卡塔尔航空QSUITE田字格体验;
飞行 | 小众篇:斐济航空商务舱,欧美内陆商务舱和皇家约旦航空经济舱体验;
机场 | 多哈篇:卡塔尔航空Al Safwa头等舱休息室转机特别体验和自助城市游;
机场 | 休息室篇:非欧美澳亚,五大洲休息室串烧;
终章:一些常见的问题和评论的反馈。
---------------------------------------------------------------------------------------------------
个人还是比较喜欢靠窗的反鱼骨座椅的,毕竟脚侧朝向窗户,不用扭头90度才能看到窗外的风景。在过去十来年体验了各种反鱼骨座椅后,整体感觉这种座椅布局方式的设计都很雷同。查了网上的资料,这次的三款反鱼骨座椅似乎都是Collins Aerospace公司的产品,应该基于航空公司的需求以及不同的上机时间,有细微的差异,在此就通过图文的形式,聊聊我的感受:

以终为始,先说结果:三家航司的风格各异,根据自身体验,给出排名,用下面两张图来展现我的观点:

AA Flagship Business美国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是乔治·克鲁尼主演的电影《Up in the Air》里的承运人,这让我一直把这家公司和这位演员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这款座椅整体设计合理,既有丰富的储物空间(如脚部、膝盖侧面和外侧扶手等),又有开阔的桌板和中间乘客的交流空间。整体设计的质感和线条都很老道,虽然让人感觉有点“冷”,但整体舒适性还是相当抗打的。16个小时超长航班下来,依靠丰富的娱乐系统,舒适的睡眠和空乘大妈友好的聊天,没有感觉特别漫长。都说美国空乘服务一般,但是如果你能做到平等交流,就会感受到他们强烈的同理心。说到机上餐饮,AA是三段商务舱中最让我没有印象的,依然是传统的美式餐食,唯一能够点赞的是空乘可以更具你的喜好制作的冰激凌。更多细节请见以下图片:
----------------------------------------------------------------------
评分:座椅 4.5 / 餐饮 3.5 / 娱乐 4.0 / 服务 4.0 / 整体 4.00





JL Sky Suite III第一次乘坐日本航空长途商务舱,带着良好的休息室体验,我对10个小时的旅程充满着期待。步入客舱的第一感觉其实是觉得有点拥挤,座椅线条略显生硬,给人一种约束感,但这似乎很符合日本文化的风格。座椅设计了很多的储物空间,因此也牺牲了一点空间感,可能有点年数,硬件有点老旧了,娱乐系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日航的硬件的不足,靠软件来积极弥补。无论是空乘的亲切细腻,餐食的精致性(味道并没有那么惊艳)和服务细节(如蒸汽眼罩)等,都能令你的旅途留下美好的回忆。本次旅程的彩蛋是看到了珠穆朗玛峰。细节就请看后面的图片吧:
----------------------------------------------------------------------
评分:座椅 3.8 / 餐饮 4.3 / 娱乐 3.5 / 服务 4.5 / 整体 4.03






QR Business Class由于大雾弥漫,零能见度,新德里机场彻底瘫痪。经过长时间在人满为患的休息室里等待和一次登机时刻登机口变更后,终于踏入了卡塔尔航空漂亮的商务舱里。由于Qsuite名声在外,我对这一程的反鱼骨商务舱其实没有太多期待,但实际感受后,我感觉卡塔尔航空被Skytrax评为全球最佳商务舱也是实至名归的。首先,座椅的舒适度、空间感和便利性都非常到位,娱乐系统引人入胜,餐食选择和口味都很在线,服务上也兼具了东方的热情和西方的大气。短短4.5个小时的飞行体验,让人印象深刻。对比9年前乘坐的卡航商务舱,除了空间感外,已全面进化了一个层次。更多细节请看下面的图片:
----------------------------------------------------------------------
评分:座椅 4.7 / 餐饮 4.5 / 娱乐 4.5 / 服务 4.5 / 整体 4.55







下次更新 | 特色篇:芬兰航空固定靠背越洋商务舱和卡塔尔航空QSUITE田字格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