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入住的是颐和扬子饭店,全程自费真实感受,团购房券预订、房费1366元2晚高级大床房未作升级。
入住下来整体感官:酒店装修较早,硬件维护中规中矩、人员服务意识尚可、远离市区足够安静但交通不便、套房宋庆龄张学良等一众名人都下榻过、非历史爱好者或特殊情怀不推荐

”沪上有和平,金陵有扬子“,这便是民国时大家对于两家酒店的赞誉。颐和扬子饭店始建于1912年,它堪称是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奢华酒店,同时它也是颐和品牌自颐和公馆后开启的第一家分号
此地由法国人法雷斯建造,也是南京作为通商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后最早的,中国仅有的使用明城墙砖修筑的法式古堡型建筑,表面石材使用明城墙砖砌成
1929年,奉安大典时,是当时外交部招待各国使节的指定饭店;1933年,宋庆龄曾入住,并在这里和汪兆铭等会面,接待过众多政要和名流;1950年饭店歇业,作为南京市政交际处和南京市公安局下关分局的办公地点;199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重新开始修缮,2017年恢复酒店功能,从此得以重现于世

这座由法国人设计的建筑,使用了10万块明代城墙砖垒砌而成。指尖抚过门廊砖石,那些模糊的刻痕并非岁月侵蚀的伤口,是六百年前工匠郑重烙下的姓名。民国初年,这些本该陈列在博物馆的文物被砌成南京唯一的西洋古堡,如今倒成了建筑界的“绝唱”——毕竟明城墙砖早被列入保护名录,再难有新建筑能复刻这般的时空叠影

步行进入酒店拱形大门,穿过阳光长廊,是摒弃了传统酒店大堂风格,被设计成邮局展厅形式的酒店前台。这里的墙上陈列着曾在此下榻的历史人物照片,办理入住的等待期间便可以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踩着会“嘎吱”唱歌的北美松木楼梯上三楼,带领的管家笑说这松木防腐性极强,百年未朽。楼梯间彩绘玻璃透进幽微天光,文艺复兴时期的拱券与中式雕花栏杆在廊角相拥,暗喻着一个文化碰撞的黄金年代
转角处挂着张学良与宋氏姐妹的老照片,当年他们便踩着同样的台阶赴宴——据说宋美龄曾长包66号套房作秘密会客厅,而宋庆龄更在此舌战汪精卫,砖墙间至今回荡着铿锵余音


扬子饭店只有7间客房,但因格局不同,酒店管理方出于保护建筑原貌的宗旨为每间客房进行了不同设计,并且每间客房都配备了单独的管家专心服务客人;和管家的聊天过程中得知,酒店房间较少,但凡在房态允许的情况下,主要入住就会予以升级,尽量给客人最好的体验


进入房间欢迎水果和卡片早已摆在桌前;室内古木的百叶窗,木质地板,实木家具,丝涟床垫,丝麻民国风睡袍……在器物的细节中都可以感知到民国的当年的风华绝代,但浴缸较狭窄,且全屋非智能,体验略逊现代酒店一筹


至于餐厅是同酒店连在一起的,布置的非常华丽复古,早餐是定制好的非自助形式,十分精致具有仪式感,不够的话侍者可以让添加;值得一提的是用餐时的餐具瓷器也十分考究,据说是宋美龄宴客时用的同款


酒店除了本身就是一座历史值得参观以外,还提供了各种各样贴心的服务和文化体验,例如管家会带领客人拓印明城墙文字,也会在入夜前捧着火漆印章工具,教住客在明信片烙下扬子饭店的狮徽
当我感慨酒店服务贴心之时,管家谦逊又自豪的指了指墙上老照片里穿燕尾服的侍者:“百年前扬子饭店是国宾馆,我们不过续写待客之道罢了。”

离店时管家一直送至门口。回头是沐浴在阳光下的百年古堡——北美松木的呼吸渗进明城砖肌理,宋美龄衣香鬓影凝在彩绘玻璃光晕中。百年前标价20银元一夜的奢华,如今化作旅人枕畔一缕旧梦。唯有砖上工匠之名,依旧在城墙深处低语着比王朝更恒久的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