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用百科的释义来说,通常指“一个快乐的群体”,
可能是个褒义词,但绝对没有贬义,在这篇文章中更是如此。
自7月初第一次体验了嘉兴希尔顿逸林酒店后,被他们家的服务打动(
上一篇报告点此回顾)。隔了一周,虽然知道酒廊依旧没有开放,但也不影响我第二次下榻,
于是就有了这第二次报告。这一篇会体验更多细节,包括黑麻麻的晚餐以及周边的环境。这也可能是11周年活动中我写的最后一篇报告了,且写且珍惜。


关于酒店的地理位置和抵达的交通方式上一篇已经说过,这次不再赘述。刚才看了小视频的,会不会心想被里头的蓝天白云给骗了?确实那是P的,真实的场景如上图,又是一个下雨天。不过这次为了拍到全景,我还是冒着雨在户外走了走。

这个酒店建筑的样式,如果不提醒你是在嘉兴,还真有点三亚的感觉。

如果是蓝天白云那就更像了。

大波吹LOGO高高挂。

和上周一样,进入酒店需要登记、扫码、测温,然后拿着登记的表格才能去CI。

虽然图片看着没人,但是当天大堂CI处人满为患,仅仅隔了一周,嘉兴DT就从门可罗雀变成了门庭若市。
仔细一看,原来是酒店迎来了一批团客,习惯了疫情期间的安静后,这样的热闹场景还真是让人有些感动。就连前台负责疏导这些大妈的职员小哥都喜上眉梢,说是很久没看到这样的场景了。
这场景,这喧闹,配上这种建筑风格的酒店,真是像极了在三亚,如果天气再热一些,那简直绝了!
团客们需要集中办理入住,一位类似领队的人物拿着一大摞身份证摆在了前台,
我瞪大眼睛看着那摞身份证,前台小妹则看着我笑,并且单独开辟了一条CI通道让我过去。此次入住依旧是订得基础房,同事也是,不过我被升级到了3号楼行政房,同事则没有被升级,被安排跟大妈们一起住在2号楼。
为了方便,我厚着脸皮问小妹可否让我同事也转到3号楼与我同层,一是分开住沟通不便,二是怕同事在2号楼被吵着。小妹二话不说,将同事也升到了3号楼行政房,虽然酒廊没开,但这个升房的意义还是很大的。
等待小妹操作电脑时,我和同事抬头看到了上图挂在天花板的雕塑,讨论这到底是啥?
没想到两个前台小妹开始跟我们互动起来,还让我们猜这个作品的主题。我们猜梳子,不对。我们猜船,不对。后来她们说这是“飞鸟”,但她们也觉得很奇怪这跟鸟有什么关系。但话说来,你在DT永远都不知道会遇上什么样的艺术品,也是有趣。

拿上热量超高的欢迎曲奇,便从大堂前往客房。

路上再欣赏一下艺术品。


虽然住客多了,但是大堂吧依旧没有开放,也没有人。


依旧如前一周一样空荡荡。

不知道啥时候能恢复。

室外还有一个区域,不过下着雨也就没往里头再走走了。

无人的吧台。

这么拍还是很有感觉的。

二、客房体验

3号楼果然清净了很多,虽然前台小妹说6楼都快住满了,但是走在走廊上似乎连点房间里的动静都听不到。

酒廊依旧关闭。

酒廊前的告示。

朝窗外望去,灯火气似乎是比前一周要旺一些。

房间和上次一样,门口也依旧贴着CleanStay标签。


空间还是OK的。

床头灯配上老式插座,暴露了酒店的年龄。

这次的欢迎水果总算没有落下。


不过因为自己实在吃不下,就送给了同事。

房间里依旧到处都是艺术品。

这是什么主题?

这是“飞鸟”艺术品的孪生兄弟吗?

冰箱里面空无一物。

某个抽屉里有一个开瓶器和两幅扑克牌。

摆在桌面上的菜单提示。

洗浴空间。



比较常规的配置。

又是艺术品。



感觉以后的DT报告要进化为各种艺术品的赏析才会显得更有格调,要恶补一下艺术知识了。

三、黑麻麻的晚餐
苍蝇、小妹和我

此次入住为两晚,第一晚没有在酒店用晚餐,第二晚由于回得比较早,也不想点外卖,所以就下楼看看有啥吃的。

先去中餐厅。

餐厅经理模样的姑娘站在门口,热情地介绍。

不过菜式不是我喜欢的,而且一个人吃不划算,所以道谢后就去西餐厅看看。
那位姑娘还认真地告诉我该怎么去西餐厅,好评!

其实西餐厅就是吃早餐的地方,
从楼上往下看,颇有度假村风情,再一次让我感到三亚的气息。

不过入夜的西餐厅也没能获得大妈们的青睐,空余几盏灯,稍显寂寥。

当我走到楼下时,又有几盏灯关闭了,我甚至以为这里已经打烊。但是前台小妹看到我来后,依旧标准化地一套询问,然后把我带到了餐桌前。
整个西餐厅,当晚只有这两张桌子开放,是的,只有这两张,而且只有这里有光,妥妥的深夜一人食堂啊!

回头一望,是陪伴我的黑暗。

头顶的等因为周边太暗,似乎也失去了光泽。

不过晚餐上桌后,一切矫情都没有了。

罪恶的汉堡套餐,出品不错,估计整个晚上厨师就做了我这一份东西,看起来是用心了的。


配的南瓜汤也不错,入口香甜。

美中不足的是,餐厅里有一只苍蝇,由于只有我这一个目标,所以我总是要与它开战。小妹由于背对我,所以完全不知道我这边的战况有多激烈。
等到吃完买单时,我提了一嘴苍蝇的事情,对方表示特别不好意思,强调自己明明已经杀过好几次了怎么还有苍蝇,还要给我免掉服务费。我心说算了,如果这个大晚上没有小妹一直在旁边站着,我这顿晚餐也够凄凉的,就算是“服务”过了吧。

四、泳池开了!
迟来的欢迎饮品

吃完罪恶的晚餐,下一件事就是去健身房消耗热量。

由于第二次入住健身房人不少,所以就没有拍照,这是上一次的图片。

有人在健身房,氛围还是不一样,更容易调动自己的情绪。

雷打不动的椭圆机。

上次可能是因为人少,泳池没有开放。这次从健身房眺望出去,发现泳池开了,而且人也不少。
由于我突然想起来这次似乎没有给欢迎饮品,在运动完之后就跑到前台询问,小妹又是二话不说,拿了两罐就递给了我,也没问我房号啥的。

五、热闹的早餐
出品依旧在线

第一次入住时的早餐,很清静。
但这一次有了团客的加持,一切又让我梦回三亚。

随处可见的大家庭,
但都很有素质,没有人抢食,没有人插队,没有人大声喧哗。


人多也不影响餐食的供应和更新。

这才是后疫情时期该有的活力啊!

这家DT的早餐出品在疫情期间真的属于良心了。

炒面和炒饭。

各式包点。



这是我的选择。

大草坪和烂尾楼

直到第二次入住完成后,我才知道这里有个小普陀,所以即便这次在周边闲逛,也没发现小普陀的存在。
虽然没有蓝天白云,但这篇绿色也能让人心旷神怡。美中不足是草坪上好多垃圾,哎。

逛到此处,发现很多房间带阳台,请问各位大佬,这是什么房型?

酒店一旁的烂尾楼,与其继续烂尾,不如给酒店拿来当别墅客房。

如果不想去健身房,这里也是跑步的好地方。


再种几棵热带树,就更像三亚了。


酒店一旁的小湖,不是很清澈。


介于酒店不同楼之间的花园,可以在客房里看到,不过没人来,主要是没有便捷通道。


至于为啥我老是要提到三亚,可能是因为我实在太想放个假好好休息了吧。连续几个月的舟车劳顿,中途能有嘉兴DT这样环境的地方让人歇歇脚,也是不错的体验。这次行程结束后,可能我会有好一阵子不会到嘉兴出差,下次与嘉兴DT相遇又会是何时呢?
总共2次、3N的体验就告一段了,总体来说让人满意,服务态度和意识弥补了酒店硬件的不足,周边空旷的环境也让人在高压中有了喘息的空间。虽然嘉兴的酒店越来越多,但下次过来我可能起码还会在此留一晚,一是“故地重游”,二是感受一下到时的变化。
报告就写到这儿啦,欢迎拍砖,感谢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