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商务舱的票,起飞前一周前看到飞机改了,变成了新装修的,头排四个是business luxe, 普通商务舱再加820刀可升。查了一下飞常准,这架飞机一个月来都是飞澳洲加拿大的,第一次飞上海。可能是光头和纽航CEO访华,换了几个班次的新装修飞机示好,毕竟飞上海的这几年来一直在换经济舱多的旧飞机。一直在犹豫是不是要多花820刀体验一下,毕竟机会不多,然后两天前又刷了一下app,发现被挪到1A了,非常兴奋。


说一下白金,15年开始靠飞惠灵顿暴力刷了5年,纽航在疫情期间送了4次会员,24年又给了次折扣status point保级,所以还能撑到现在。SP一般是$13一点飞上海,保级需要1350点,飞810点➕信用卡刷5万刀得540点,如果不是公司出钱或者财务自由其实没啥必要刻意弄,光保级成本就得$9000,飞美国加拿大更是要远超1万刀,直接能得到的也就是休息厅和两张升舱券,还有5天的机场免费停车。3打头的年纪可以去搞搞,毕竟精力旺盛,能飞的出来,还能带娃薅贵宾厅,给父母用airpoints upgrade,到了40真搞不动,现在刷5万信用卡又很难,到处要加surcharge,当年都是2%的返点,现在还得倒贴刷。纽航的服务质量也是肉眼可见的下跌,飞上海的几个Kiwi乘务员我每次都觉得她们想教我如何乘飞机而不是想提供服务,相反上海的空乘倒是让人感觉很亲切,服务质量很好。Kiwi真是在一个小地方呆久了,觉得这世界就是这么大。
除了疫情严重的两年没法飞,这十年申请升舱很多次,感觉给自己升只成功没几次,给父母升只失败过2次,不管是用券升还是airpoints,拼的就是飞机上人多还是少,还有员工家属有几个。我个纽航工程师朋友告诉我员工待遇很好,免费机票都是他们后台看好,直接锁掉商务舱位置,人家就直接告诉我,这种操作熟悉了员工自己天天查肯定能坐到。所以后来也就佛系了,跳脚都没有用,只要每年的券能用了,给谁用都无所谓。那个instant upgrade更是水中捞月。不管是大黑天还是欧皇,氪能改命。不过呢有时候不申请升舱纽航倒会给惊喜,记得有次去斐济帮我全家升到商务,搞得我受宠若惊,这次又给了,感觉这才叫欧气。
早上停到valet parking, 奥克兰机场修路后路线变的极其难找,不能走机场的路,得从宾馆门口绕进去,要不是以前停过肯定会找不到。

Valet parking入口

机动停车场

停完钥匙交到柜台
钥匙交到前台后就是托运过关,托运过关安检5分钟搞定,后悔没晚出来一小时。过关不能听安检的啥都不用拿下来,必须从包里拿出充电宝和脱皮带手表,否则肯定开包和进X光机被人围观身体轮廓。走到贵宾厅躺着,没啥可拍的,十年来一样,没看到传说中的龙虾,主食还是那些咖喱块块糊糊,十年不变,



上飞机后Business luxe除了仓位大没有感觉到任何特殊服务优待,不过空间宽敞心情肯定好,1.9米长,1米宽的方格子,可以挺直躺个1.9米的人。门挡是1.2米高,一半是主门,另一半是休息台上的小门。纽航终于挤了些私密空间给乘客,但他还是要在上方看着你,以防你做小动作。人在狭小空间能舒展开是绝对舒服,虽然我从来没在商务舱躺着睡着过,但在经济舱总能够坐着睡着,这就是命。在luxe里,可以开心的翻来覆去,不停放*,不影响他人。











影视屏幕现在非常大,对角60cm,看着很舒服,而且不再刺眼,由于是固定的,屏幕离开坐着的身体有1米远,触摸得人怄到前方才可以碰到。纽航提供了手机扫码遥控如图,我没咋用,感觉还是凑上去直接按屏幕符合我的理念。


储藏空间很多,左手餐台下面有一个,右手休息台(后面座位伸脚脚的上方)上面有两个,脚下一个放包,座位下放鞋子。两个储藏室门扣很有意思,和餐舱的一样有两个安全扣要同时打开,让人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的H&S



左手有个无线充电台,不过功率只有5W,右手有CtoC的快充口,飞机上不需要充电宝,但线还是要的。耳机有个挂钩可以挂着,这个很不错,不用再乱扔了。

吃的不说了,不合口味,晚餐牛排10分熟咬不动,早饭猪肉卷太咸标准白人饭。饮料还是一如既往的很好。




梳妆包由于政治正确,这几年变得过于环保,已经没有收藏价值了。纽航的润唇膏不错,飞机上非常有用。

关于空乘服务,基本到位了,没有亮点,但也没有让人不开心,都是工作,完成了就行。但我觉得,商务前4排多花了820刀,搞得像经济舱空中沙发一样,变成了商品增值,却没有服务增值,这方面还是应该挖掘一下提升潜力。关于Wifi, 新的滑行时候就能连接,全程不断网,速度慢的稳定,不能打游戏。以前全程可以断线四五次。
后来,返程的时候因为是原来的旧商务舱,一下子觉得原来躺着的座位是如此的狭小,花这820刀可以在天上翻身还是很值得拥有一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