啰嗦两句这是家境贫寒的楼主第一次住华尔道夫,也是今年在希尔顿系最为期待的一次入住。芝加哥华尔道夫常年与西海岸比弗利华尔道夫比肩霸榜全美最佳华尔道夫,所以一直心痒着有机会能好好体验一下在北美大车店中鹤立鸡群的旗舰。趁着这次感恩节的小长假来芝加哥待几天,就决定把华尔道夫和康莱德一并打卡。此行与楼主一起的两位万豪钛金大佬们选择了相隔不远的Ritz Carlton,理所当然地借此机会顺道参观了一下万豪在芝加哥的旗舰,下文会简单做一些对比,文末也会有组图。
此外,从这篇开始不出意外的话楼主会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体验十家以上的Conrad / Kimpton / Intercontinental etc并发入住体验. 其中包括购买Sakura Lounge使用的华盛顿Conrad以及皆为二次打卡的纽约两家Conrad,还有总共烧了30w分的各种Kimpton和洲际...算是不回国的可怜人为了显得不那么凄惨,计划了满满的人文之旅+酒店打卡之旅,stay tuned.
预定详情感恩节作为全年仅次于圣诞节的重要节日,老美文化里一般都是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因此,在这几天酒店都会有非常诱人的折扣来应对和平时相比骤降的客流量。以芝加哥华尔道夫举例,Junior Suite正常房价应该在$400朝上,感恩节只需要$280就能体验,对于留学生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制的旅行折扣。除了感恩节和圣诞节之外,新年的第一天一般也是一年价格的最低点,如果正好这些时间需要住酒店的话,低价入住顶级酒店机不可失。
说回芝加哥华尔道夫,必须表扬一下官网。在它的官网上对于每一种房型都有一个实景视频和3D俯视平面图,很是直观。并且,华尔道夫的前台回复希尔顿app里给酒店发的信息非常迅速,考虑到感恩节应该比平时住酒店的人会少一些,升房的概率会更大一点,于是楼主在入住前一天给酒店发信息询问能否升房,前台告知已升级到One Bedroom Suite,作为常年脸黑遇不到升级的人,这还是头一次在入住前就要到了套房的升级,有些惊喜。楼主顺便跟酒店提了自己会早上十点多到,希望房间可以准备好,酒店也回复会尽量安排,当天果然在十点多准备好了房间,服务水平高下立见。
入住当天是日一大清早的飞机,虽然前一天天气预报说有芝加哥会有风速超过50mile的大风,但一路还算平稳,没有遇到什么颠簸地抵达了ORD,整齐排列的United彰显ORD作为其枢纽机场的地位。9点半左右出机场搭乘地铁蓝线到市中心附近再Uber 5分钟左右到酒店,总共也就半小时出头。

芝加哥不愧为UA枢纽
Waldorf有自己的一个小院子,更直白地说也就是在酒店大门内的一个绕着花坛的环形车道。酒店离繁华的密歇根大道只有两个街区的横向距离,和Ritz相比整个街区会安静很多,但是也因此失去了Ritz可以俯瞰密歇根大道的景色。
大堂可以说是很迷你了,甚至比楼主上次去纽约Midtown Conrad吐槽过的大堂还要紧凑了些。正对门摆放了一个精巧的用糖果巧克力搭建的Waldorf建筑模型和一棵装扮好的圣诞树准备迎接接下来的圣诞。前台帅哥态度很好,虽然个子高到连185的楼主都得仰着头看他...


可以吃的模型

可爱的企鹅

提前准备好的圣诞树

大堂全景
有点意外的是前台小哥不仅告知楼主已经有一间One Bedroom Suite准备好了,还表示如果愿意等待打扫的话可以再升到Deluxe One Bedroom Suite。两个房型的最大区别是Deluxe多了一间客卫,所以楼主也没纠结还是选择立刻入住。此外,入住期间还享有30刀的Food Credit可以在餐厅使用,并给予了1点的延迟退房(虽然和12点没啥区别,聊胜于无)。
客房详情根据偏好安排了18层靠电梯的房间,电梯间需要刷卡感应,但是刷卡器不是特别灵敏导致楼主刷了四五下才按亮了楼层。打开房门映入眼帘的是拐向minibar隔间的小门廊,末端是客厅以及一个小阳台。One Bedroom Suite顾名思义卧室是与客厅独立的。衣帽间设置在卧室通向卫生间的走廊,有整面墙的落地镜加持,设计得非常精巧。


minibar


衣帽间
这家Waldorf套房的特色之一是位于客厅的壁炉,采用电控点火的方式,开关都十分迅速。只是打开之后还是能明显闻到燃烧不充分的气味,于是拍了两张照之后还是决定关上不碰。

客厅的沙发是深紫色的绒线材质,手感很好的同时坐上去非常软。小阳台的景色并不是很好,尤其是后来去Ritz发现可以俯瞰密歇根大道最为繁华的街角的对比之下,略显寒酸。在凌冽的寒风中阳台显然不是一个令人舒适的地方,探索一下房间的细节才是正题。不论是客厅还是卧室,落地灯和台灯的亮度都恰到好处地照亮整个空间又不会让人觉得不适,只是可能由于设备比较老,开关都是老式的旋钮。



阳台上面对疾风的座椅

卧室电视机柜上摆放着上古时代的B&W旗舰齐柏林音响。作为楼主最为喜爱的音响设计,即使它现在仅作为一个摆件,依然圆润优雅。卧室书桌在隐藏式的充电插座加持下显得格外整洁,并且床边是没有插座的。这一点感觉很多人都会觉得不顺手,但对于睡觉一定要把手机放得远远地充电的楼主反而是个深得我心的设计。

这张和接下来一张都是iphone拍的,色调有点奇怪



齐柏林



卫生间算是在意料之内的毫无纰漏,无论是双人台盆还是大理石嵌入的双人浴缸,亦或是隐藏在两扇对称磨砂门之后的淋浴间和坐便器,都尤为协调。并且这种对称隐藏门设计让楼主想起来杭州Conrad也有类似的设计,只是小号版本的感觉。从这家酒店的室内装修风格上来看已经有些年头,所以坐便器没有卫洗丽也在情理之中,后来楼主去搜了一下发现是11年装修。从这一点上来看,在相近年份装修的Ritz Carlton明显从装修风格上而言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感觉,尤其是房间内两组巨大半落地窗提供了极佳的视野。说回卫生间,备品是常规的ferragamo,尤其喜欢它家洁面皂很清爽也不会很干燥。浴袍不是很厚而且很软,加绒的手感很好。

浴缸真的很大



ferragamo备品

客房之外电梯间的照明灯很有设计感,让人忍不住多拍了几张。由于一整天都在外面吃喝玩乐,并且第二天要去体验Conrad,就没有深入探索酒店的其他设施。据前台小哥介绍,这家酒店的SPA是全美最好的之一,如果时间有闲的话不妨体验下。晚上回酒店的时候看到开夜床也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标配的服务,例如摆好的拖鞋,床头的水和巧克力等等。特意提到夜床的原因是接下来想聊聊Ritz的见闻

电梯间照明灯

Ritz Carlton离密歇根大道只有100米左右的Ritz无疑拥有更繁华的地理位置和更好的视野,并且整体的设计上来说比WA显得大气。大堂的面积和布置都能看出来是精心准备过的。云顶大堂带来的分离式电梯虽然麻烦了点但能给住户很好的私密感。两位大佬的房间分别有密歇根大道街景和半湖景,在景色上的确WA无法与之匹敌。硬件上两家酒店都是从大车店中能脱颖而出的水准,楼主个人更喜欢WA的居家装修风格一点,其实这两家孰优孰劣只能因人而异了。
想特别提到的一点是,其中一位大佬收到的Welcome Gift是所有他入住过的RC酒店的房卡样子的巧克力,这种定制般的欢迎很能留住常客的忠诚,或许正是WA缺少的一种感觉,


ritz也有圣诞树



大堂

客房层







令人感动的欢迎礼
总结这是一家做到了WA水准的WA,不多不少。作为楼主第一家WA的体验,同时作为一家北美的酒店,做到了没有任何的纰漏,实属难得,也可见其常年霸榜的实力。但正如我前面提到的,Ritz的确在人性化方面有值得WA学习的地方,这种服务水准是需要多方面的培养和支持才能深入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