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推荐:5分。
会籍:钛金
这篇体验其实是一份“迟来的记录”——实际入住时间在今年1月,也是我第一次走进浦东丽思卡尔顿这家久负盛名的亚洲旗舰酒店。当时恰好有一天在上海的空闲时间,便想着专程来好好感受一番,如今整理回忆,依旧觉得不虚此行。
最想放在开头说的,入住期间房态估计宽松吧,主动提供了“明珠套”与“卡尔顿套”的二选一升级。纠结片刻后,还是为了更开阔的景观选择了明珠套,这份灵活与贴心,瞬间拉满了初到的好感。
整体体验下来,酒店的表现完全对得起“亚洲旗舰”的定位:首先是卫生,从客房床铺、桌面到卫浴角落,都细致到挑不出问题,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住得格外安心;欢迎水果也很实在,不是简单的几种常见水果拼凑,种类丰富且新鲜,刚进房间就感受到了被重视的暖意;服务更是贯穿全程的亮点,无论是路过时工作人员主动的问候,还是有需求时快速响应的态度,都透着专业又不生硬的热情,不会让人有距离感。另外,行政酒廊和早餐也值得一提——酒廊的餐食选择多样,品质在线,适合放松小坐;早餐的品类同样丰富,从中式点心到西式餐点都有覆盖,能满足不同口味需求。
如果非要“鸡蛋里挑个骨头”,大概就是早餐时我偏爱的三文鱼,被放在了相对角落的位置,一开始没注意到,等到吃饱了才发现,算是小小的遗憾,但也只是无伤大雅的小插曲。
总的来说,这次浦东丽思卡尔顿的初体验,完全符合我对高端酒店的期待,无论是硬件细节还是软性服务,都让我印象深刻。



进房间放下行李,视线第一时间就被窗边的浴缸勾住了——居然正对着明珠塔,这个设计真的戳中爱景观的人。晚上忙完坐下泡澡,放满热水、靠在浴缸里,抬眼就是亮着暖光的明珠塔,不用去外滩挤人流,安安静静就能独享夜景,泡着泡着连紧绷的肩颈都松下来了,比预想中还惬意。而且不光是浴缸,后来在客厅沙发上瘫着刷手机,或者在卧室整理行李时,随便抬下头都能看见明珠塔,这种“随时能瞥见景”的自在,住久了还挺上瘾的。
不过客观说,客房装修确实能看出些年头,比如墙上的开关按键是复古的圆形样式,不像新酒店那种触屏或极简设计;衣柜里的五金件也带着点老派质感。但实际住下来完全没觉得“旧”,反而被保养得很舒服——实木家具表面没划痕,擦得亮堂堂的;墙面干干净净没斑驳,连抽屉推拉都顺滑,没有松垮的晃动感,倒有种老酒店特有的扎实感,比那种徒有其表、用两年就显旧的新装修更让人安心。
浴室的体验也得夸夸,水压特别足,洗澡时水流冲在身上是那种有力但不刺的感觉,洗头发时冲泡沫特别爽,不会像有些酒店那样水流软绵绵的;水温调节也方便,左转凉右转热,稍微调一下就能找到合适的温度,不用来回试水温。有次晚上想多要条干毛巾,打给客房服务说“麻烦送两条浴巾”,挂了电话没十分钟就有人敲门,服务员还很客气地问“是否还需要其他东西”,响应速度比我之前住过的几家酒店都快。
最惊喜的是床品和浴袍,床品软硬度刚好,我平时睡惯了硬床,这里的床垫能撑住腰,又不会硌得慌,晚上躺下没多久就睡着了,连梦都少做了;浴袍是那种厚但不沉的材质,摸起来软乎乎的,裹在身上特别亲肤,洗完澡穿著在房间里走,比自己家的浴袍还舒服,临走收拾行李时还忍不住又摸了两下。







床品质感不错


景色太震撼,只顾着拍塔,没有拍浴室
这次入住特意体验了行政酒廊和早餐,两个场景的感受还挺不一样的。
行政酒廊比我预期的要热闹些,但秩序很好,取餐不用等太久。菜品确实丰富,冷盘、热食、甜点摆了满满几排,连小食都分了好几种,随手拿块饼干配茶都挺合适。巧的是那天正好赶上周五,酒廊有特色品鉴活动,主打就是他们家的鱼子酱——本来按规矩是一人一份固定口味,我想着难得来一次,试着跟工作人员提了句“能不能两种口味都尝尝,就我一个人吃,不会浪费”,没想到对方很爽快地答应了,还特意用小勺子分好装在两个盘里送过来,这点特别贴心。
酒廊里最让我印象深的是低温牛肉,切片薄薄的,纹理看得很清楚,入口是嫩而不柴的口感,蘸点搭配的酱汁,咸香刚好,我连着取了两盘,吃着特别满足。后来还尝了些热食,像芝士焗虾、奶油蘑菇汤,口味都在线,没有因为是酒廊简餐就敷衍,下午在这儿待着看看风景、吃点东西,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放松。
早餐的记忆就模糊多了,毕竟过去挺久了,只记得餐厅光线很好,靠窗的位置能看到点街景。当时坐下后随手拿了些餐点,也没特意记吃了什么,反而因为光线好,对着摆盘拍了几张定位照发朋友圈,现在翻照片才想起“哦原来当时吃了这些”。不过能让我有拍照欲望,至少摆盘和环境是过关的,只是具体口味实在记不清了,也算小小的遗憾。


低温牛肉xuan了很多


三文鱼味道也不错

酒廊外的美景


很有设计感



放在窗边的摆拍


鱼子酱

这次还特意去体验了酒店的泳池,不过1月冬天去,室内外温差大,泳池区域确实有点起雾,玻璃上蒙着层薄水汽,原本想看看窗外景色,结果只能隐约看到点光影,视线不算好。但好在人特别少,整个泳池基本就我一个人在游,不用挤着等泳道,游起来很自在,这点还挺舒服的。
服务也没让人失望,刚换好泳衣出来,工作人员就主动递了浴巾,还问要不要喝点温水;游到一半停下来休息时,又过来问水温合不合适,有没有其他需要。虽然只是些小事,但能感觉到很细致,不会因为人少就忽略服务,整体体验下来还是挺放松的,就算没看清窗外景,也没太影响心情。



从去年起,我一头扎进万豪会员体系,体验过不少酒店,可浦东丽思卡尔顿的服务,在我心里稳居第一。那种热忱周到,从每一位员工的行动中自然流露,毫无保留 ,不管何时提出需求,他们都能迅速响应,脸上始终挂着真诚的笑容,让人心里暖烘烘的。
当下经济形势不算乐观,酒店行业也被卷入激烈的内卷漩涡。不少酒店为了控制成本,大量启用实习生,老员工们因薪资低、工作量大,还要应对各种挑剔的客人,纷纷选择离职,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也跟着参差不齐。走进一些酒店,能明显感觉到员工的心不在焉,对客人的需求爱答不理,服务就像走个过场,没有一点温度 。
浦东丽思卡尔顿每晚两千多的房价,并不便宜,住客身份背景也各不相同,有商务精英,也有度假的游客,但在这里,每一位客人都被一视同仁。工作人员不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不管穿着如何,消费高低,都能享受到同样优质的服务,让人打心底里感到被尊重。
回想起入住希尔顿旗下外滩华尔道夫的经历,真是天差地别。我当时是钻卡会员,满心期待能升级到江景房,结果只给了所谓的城景套,说是多了个6平米的书房,可我想看的是江景啊!而且在入住期间,因为我穿着朴素,也没额外消费,服务人员的态度明显冷淡很多,办理入住时速度慢吞吞的,询问一些酒店设施的使用方法,回答也是敷衍了事,和在浦东丽思卡尔顿的体验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相比之下,这次在浦东丽思卡尔顿,万豪钛金会员的权益得到了充分保障,会员身份真正有了价值,让我觉得会员费花得太值了。这么一对比,我估计明年不会再费心保希尔顿会员了,还是把重心放在万豪这边 。

顶楼的酒吧,女士对美照的追求





最后,总想多说说心里这份特别的感受,尤其是想起这二十年的变化,总觉得挺感慨的。
大概还是小学或者初中的时候吧,第一次跟着爸妈坐着地铁和公交车去外滩,站在黄浦江边上,望着对岸浦东那一片高楼。那时候不懂什么是五星级酒店,只觉得能住在江边上、窗户亮得像星星的地方,一定是特别厉害的人——穿得体面,生活无忧,是我那时候眼里“雍容华贵”的样子。而我呢,就只是个攥着爸妈衣角、仰着头看风景的小孩,高大与渺小在我心里有了明确的具象化。
后来读书、工作,路过浦东很多次,偶尔也会想起小时候那个念头,但从来没敢当真。直到去年开始玩万豪会员,慢慢住了几家酒店,这家🌰进入了我的视野。真的走进🌰、推开房间门的时候,看着窗外正对着的明珠塔,突然就想起了二十年前在江对岸的自己。
这二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没变成小时候想象中“雍容华贵”的模样,还是每天为工作奔波、过着普通生活的人,但心里的那种“渺小感”早就没了。这一晚的体验,没有让我觉得虚荣,反而满是珍惜——珍惜的不是“住了豪华酒店”这件事本身,而是珍惜自己用二十年的努力,一步步靠近了小时候觉得遥不可及的目标;珍惜的是终于能在这样的房间里,安安静静看夜景,不用再像小时候那样只能远远眺望。
现在每次想起这次入住,都会想着下次一定要带家人来。带爸妈看看我小时候仰望过的江景,让他们也体验一下舒服的床、贴心的服务。小时候觉得遥不可及的地方,现在我们也能一起住进来了。这份从“仰望”到“走进”的感动,想和最亲近的人一起分享,我想这也是万豪酒店人的共同初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