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一次转角
刺桐花开处,半城仙气里,你永远不知道在泉州下一个转角会遇见什么。安平桥上蜿蜒的石板路与闽南古厝的烟火气,晨钟暮鼓与南音袅袅,小白车里吹进来的一阵风将我带到了这个目的地。
开元寺石柱上粗粝的纹路,清净寺尖拱长廊神圣的孤影,关岳庙里层叠香火驻成的火焰,还有承天寺里苍老的古榕垂须,无一不是作为时间的载体诉说着悠远的历史。而下一刻,小白车就将我带到了白色钟楼旁的七栩钟楼酒店,中山路熙熙攘攘的店铺与开元寺双塔的沉静驻立,四角岔路的一边就是七栩钟楼酒店了。
“七栩”意为“渴望”,表达“对从未踏足过的土地,拥有强烈的向往”,这是我第一次了解这个酒店品牌,酒店的前身是钟楼百货商场改建而成,受限于面积大小,这是我第一次入住没有健身房,没有spa区域,没有泳池的“奢华”酒店,我倒要看看三无酒店是如何跻身于泉州头牌的。也正如,我倒要看看,泉州这座城市是如何同时拥有非遗荣誉与人气口碑的。





二、每一处线条
走进这座仅有48间客房的酒店,初见直觉很符合谢柯设计的风格。一楼两旁开了两家买手店,电梯旁是非遗手工艺品的纸灯笼,从进门到电梯的这短短几步路就将酒店的整体基调得以定位。




酒店大堂位于6楼,推开电梯门,一个隐藏的花园映入眼帘。本次入住的是庙境一居室,前台小姐姐详细介绍了客房的设施以及合作品牌,厦门本土茶饮品牌Basao,闻献香氛品牌,Geneva蓝牙音箱,房间茶几的灵感源于泉州磁灶窑的烧制,床罩则是古厝建筑的造型,如此种种,既用心又有格调。上一家选品如此优秀的酒店,是西塘良壤酒店。
房间内我最爱沙发茶几角落处,窗外是庙宇高塔,房间内是色彩跳跃的现代陈设,然后再用力向左眺望,白色钟楼静静矗立。


















酒店的薄弱环节在我看来有两处,一是早餐不尽人意,当然小体量酒店早餐方面的确很难做好(安缦除外),七栩钟楼的早餐采用自助和单点相结合模式,自助区域东西不多但也有地方特色,单点部分都是泉州当地小吃,看得出来酒店想要做好的愿景,但实际就是单点部分没有一样是好吃的,这在泉州美食天堂来说实属不应该。


薄弱之二是酒店文化活动并未用心,作为先天三无的弱势酒店,本应该在文化活动上更加用心,但很可惜体验下来并未如此。我们体验了小白车导览,有专门的酒店包车,师傅一路上也有讲解,一圈下来需要一个小时左右。酒店赠送的旅拍摄影师虽然迟到,也没有很出片,但过程也算认真。然后我们还选了一个制作鸡尾酒的活动,本以为可以在酒店露台上体验自己调酒的过程,结果酒店硬是送来了已经制作好的鸡尾酒到房间,而且过程我们还催了很久,这两杯酒也很难喝。

三、每一轮光晕
酒店的天台是欣赏古城与双塔景观的绝佳之地,但毫无预期地,我竟然可以见到夕阳之下的双塔。
夕阳的暖光照在塔身,双塔犹如披上了金色盔甲的武士,庄严地俯视着这座千载古城。但是我想,假如我走近双塔,如果距离足够靠近我是否就能看到光晕抚平石头的褶皱。假如我用目光温柔注视佛陀低垂的眼睑,我是否就能参破古老的经文。
有人说,东西双塔其实只是一座塔,另一座你看到的塔是你心里的映射,而日复一日的光晕流转,在具象与虚无之间拓印时间的维度,如同人间悲喜以另一种形态穿透俗世的边界。




四、每一声滴答
如果说泉州在用每一件文物、每一处古建、每一个风俗诉说着世间最宏大的命题:时间的流逝,那没有什么比路口的白色钟楼可以表达这一命题而给人最直接最激烈的视觉冲击了。
白色钟楼融合了闽南传统建筑元素与西方建筑特色,在周围古色古香骑楼古厝的映衬下,显得既厚重又典雅。而每一个经过钟楼的人,只需抬头看一眼时钟,就是一场与时间进行的无声对话。
战火与海风唯一无法侵蚀的唯有倔强的时间本身。钟楼标记的不仅是分秒刻度 ,是古港潮汐的起落,也是砖缝里渗出的千年晨昏。
而我,此刻,又抬头望向白色钟楼,可是,分秒之间,这一瞬的时间长河又从白色礁石上奔涌而过了。







